中文名:安哥拉鯽
英文名:African Banded Barb
學名:Enteromius fasciolatus
分類:鯉科(Cyprinioidea)、腸肉魮屬(Enteromius
  • 體型:5 - 6 公分
  • 溫度:20 - 26℃
  • pH:5.0 - 7.5
  • 硬度:18 - 215ppm
  • IUCN:無危(LC, Least Concern)
  • 原產地:非洲中西南部地區
 

安哥拉鯽(Enteromius fasciolatus)原產於非洲中西南部地區,包括安哥拉、尚比亞、納米比亞及剛果等地。本種為小型鯉科魚,其側面具有數條垂直黑帶,體色則是以橄欖色到鮮紅色為主,體色的鮮艷度取決於魚隻的健康狀況、穩定度及繁殖期的情緒等。安哥拉鯽原生環境為高含氧支流及「dambos」的環境(dambo指的是位於非洲中、南部和東部的一種因雨季而產生的複雜淺水濕地,特別是在尚比亞和辛巴威),並且通常被發現在沙質或岩石底床上,鮮少出現在水草叢中。此外安哥拉鯽在雨季時是一種洄游性魚類,牠們會從支流的源頭進入被水淹沒的草原繁殖,而在豐富的植被保護下,很適合做為魚卵和幼魚發育的溫床。安哥拉鯽於原產地通常與非洲點紋鯽(E. lineomaculatus)共棲,兩種物種常一起出現。此外,尚有非洲橘鰭鯽(E. eutaenia)和非洲銅線鯽(E. multilineatus),但這些在數量上比較少。後者更喜歡棲息在植披豐富的近岸區域棲息。除了鯉科外,在Dambo還發現了條紋燈鱂(Aplocheilichthys katangae)、非洲攀鱸(Ctenopoma multispine)及翡翠王子鯛(Pseudocrenilabrus philander)等物種。安哥拉鯽於自然棲息地中的水質非常軟(硬度44ppm),pH值為6.8至7.4。本種個性溫和,適合與多數小型於混養,並且近年來市面上已有大量人工繁殖個體,使得安哥拉鯽成為水族市場上流通最頻繁、價格最親民的非洲產小型鯉科燈魚。再加上對水質容忍度大,飼養容易,屬於十分適合新手飼養的入門款觀賞魚。

安哥拉鯽